一日三餐里面稀松平常的食物,能够不让人感到厌倦的,恐怕在这世界上是并不存在的。但是,茶和咖啡,作为饭后的一道饮品,却可以说是很重要,而且又不会令人心生厌倦。
——推荐序 · 日本陶艺家安藤雅信
中国的茶文化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三大盛行阶段。最初盛行的是唐代的团茶煮饮,之后盛行的是宋代的末茶点饮和明代的叶茶冲泡,后两者传到日本后,分别演变为日本的抹茶道与煎茶道,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虽说如今所谓的要体现“茶禅一味”的礼仪有点变得徒有形式了,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人延续着禅宗和神道所提倡的一些习惯——比如在庭院里安放清洁双手的洗手钵,把筷子横放在托盘上以示结界等。
陶艺家的工作就是要努力做出能够供茶人使用,而且用起来得心应手的茶道具。在这个层面上来看,茶人与器物创作者其实是对等的,他们是相互激励,共同进步的存在。
茶既可以是一种滋养身心的饮品,也可以是生活中难得的修行之道。中国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说道:“啜苦咽甘,茶也。”这是他对茶最早的定义,不仅道出了茶汤与其他饮品的不同之处,更从中看到了生活的影子。有人可能会因茶汤最初的苦涩而弃之,错失一杯好茶。回甘需要安静地等待,需要饮茶人的细微之察和忍耐之心,而这恰恰是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,所以说它就好比是生活的修行。
茶最忠诚的伴侣莫过于茶器,好的器皿可以衬托出茶的色香味:通透的玻璃器皿能够展现茶汤的色泽;高身的闻香杯可以捕捉茶的浓浓馥香;细腻的瓷杯接触唇部,茶汤经由杯沿顺滑地流入口中,带出茶汤的质感。
生活中最开心的莫过于在平凡的事物中找到其惊异之处,这种感觉就如同天天泡茶,摩挲自己心爱的杯子,然后偶然发现原来茶还可以这样泡,原来茶器还可以这样设计。不错过平常的美好,用眼睛和心灵去发现、感知美,就像我们体会其中的“匠心”一般,感受器物中的生命和灵气,为之雀跃和感动。
在书中,我们把关于美的信息传递给读者,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与茶人和茶器创作者对话的媒介,然后借由它,找到读者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诠释。
《茶器与匠心之美》是一本关于茶文化和茶器手作艺术的生活美学读物。本书讲述了习茶20余年的知名茶人李曙韵,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历诉说她心中的茶汤滋味和器物情缘;以及来自中日的10位茶器手艺人,他们与茶结缘,与器相守的动人故事。通过重拾东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,带领我们向传统文化和手工艺人致敬。
谷雨,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。从事品牌、书籍设计及图书策划工作,行走德国、法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多国参与国际艺术设计交流活动,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。热爱东方生活美学,现跟随日本、台湾老师研习茶道、花道,热衷手作之物。
谭杰茜,三度图书策划编辑,毕业于暨南大学,研修翻译专业,通晓中、英、法三语。曾独立编辑Unpack Me Again!、Freestyle等英文作品集图书。
事茶人
专访李曙韵
从事手艺的人,常年专注于某一种技术的训练, 不断重复,这会让人的一颗心变得很柔软。茶的训练也是如此,就是不断重复一件自己已然知道的事情。
李曙韵,祖籍福建泉州,21岁时前往中国台湾学茶。多年来她因茶而行走于中国和日本,结识中日的茶人和茶器创作者,并先后创办了“人澹如菊”“晚香室”“茶家十职”“茶家生活”等茶空间,开创了剧场式茶会,用创新的思维诠释自己对茶的理解,传承茶文化。
茶器创作者
10位茶器创作者
美真的是不可思议的东西。有的美仿佛就是一些定律,符合了这些定律,所以显得美。但是有的美却不然,这种美之所以显得美的关键,正是它打破了传统的美的定律。所谓的美,也许就是靠人去发现的东西呢。
董全斌,1979年出生于河北涿鹿县,曾在北京从事设计。2012年4月,他离开北京,来到景德镇学习陶艺。他把杯与托、壶与承看成一个互为组合的大的系统,并以“互动”为元素创作了《从一片荷叶开始》《九十九只杯》《变化》《花妖》《坐忘》等系列作品。
桥本忍,1969年出生于日本东京,10岁那年他随父母定居北海道札幌。20来岁时,桥本忍开了自己的酒吧,迷上开摩托车和摇滚乐。30来岁时,他在偶然的机会下体验了陶艺制作,从此迷上陶艺创作。2003年,他关了自己经营了11年的酒吧,开始从事陶艺,并开了自己的工作室“TENSTONE”,其作品以日式简约的风格为主。
小山乃文彦,1967年出生在熊本县,后移居爱知县常滑市,以作陶为业。早年他在常滑陶艺研究所学习陶艺,后在常滑出师成为独立陶艺家。他用常滑的土,创作出温暖可感的粉引陶器。
大江宪一,1975年生于日本爱知县,是日本新生代陶艺家。他曾在日本最重要的陶瓷中心之一濑户市接受专门陶艺训练,1995年毕业后继续到著名的多治见市陶瓷器意匠研究所进修,1999年成为独立陶艺家,目前他主要在岐阜地区的工作室进行创作。
小泽章子,出生在日本福冈县,1978年毕业于金泽美术工艺大学油画系。毕业后曾从事平面设计工作,后来机缘巧合来到爱知县濑户市,并在此开始自己的陶艺生涯。她使用炭化高温还原烧成法烧出的陶器质朴自然,充分展现了土的纹理和质感。
荒川尚也,1953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,1978年从北海道大学农学部农业土木系毕业,之后进入札幌市的丰平玻璃工厂,师从巳亦进治,学习玻璃吹制工艺。1981年他回到京都,在京都京丹波町地区创立“晴耕社”玻璃工房,自己调配玻璃配料,以“宙吹法”为主,制作玻璃器皿。
吴伟丞,1976年出生于台中市乌日区,1994年自台中明道中学美工科毕业,后就读台中商专的商业设计科,1999年毕业后成立“无为陶房”工作室,潜心陶艺,并多次举办个人展和多人展。他的作品形式多变,既有东方文化的意境,又有西方空间建筑的写实,强调作品的线条、立面、空间、色彩的对比和协调。
王健,1973年生于江西景德镇,1996年创立“兄弟窑”工作室。2008年创立“青塘”品牌工作室和“青塘山房”个人工作室,以单色釉为创作基调,开启对当代精致生活器物的研究,主张文心研瓷,游心于器。
可児孝之,1969年生于岐阜县土岐市,大学时研修法学,后辍学继承陶瓷店家业。他师从画家伊藤善胤,学习素描和水墨画。1993年他到陶瓷工厂修习了一年,1994年开始独立创作并修建自己的陶窑“祭窑”, 其作品以彩绘陶瓷为主。1999年他在家乡土岐市举办了首个陶瓷个展,之后陆续在日本的不同城市举办个展。
任政林,他是来自中国台湾的一位茶人,一位佛教徒,也是一位金银茶器手艺人。2013年,他在香格里拉的一场茶会上,体悟到茶人手中的茶器是多么的重要,遂发愿要制作108把茶壶。2015年,他来到杭州,修建了茶人居所“任舍”,在那里展示作品和奉茶。他提出“茶人制器,道在器中”的创作理念,以茶修心,以器修行。